欢迎访问 乡村文化网

乡村文化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民间艺人

在微缩景观里穿越时空 ——90后手艺人岳晓亮迷你版老建筑的创作故事

时间:2023-04-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作者:佚名

图为大河机床厂大门微缩景观。

岳晓亮进行微缩景观制作。

带着岁月沧桑的“老院落”。

岳晓亮绘制的抗疫主题石头画。

微缩的老宅院。

电视剧《山河锦绣》中的老院子微缩景观。

  迷你版的二伯家老宅院、北长滩民居、中卫大河机床厂……社交平台上,中卫市90后手艺人岳晓亮精心制作的一批以老宅院、老建筑为主题的微缩景观,让网友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勾起了大家童年的回忆和乡愁。

  记者日前走进岳晓亮的工作室,听他讲述迷你版老院落、老建筑背后的创作故事。

  一座院落 承载深深眷恋的乡愁

  平凡无奇的老家,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

  “喔喔喔……”伴随着嘹亮高亢的公鸡打鸣声,响起一阵清扫院落的“唰唰”声,从水井压出一桶水,浇灌院里的一亩三分地……

  岳晓亮老院子微缩景观小视频在社交平台一经发布,瞬间引来诸多围观者。

  “这不就是我的老家吗?”“房顶上晒的枸杞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还有调皮的网友调侃:这个房地产项目有点小!

  这是个多小的院落?

  小拇指长的院门、屋门,指甲盖大小的扫帚、水井、水缸、木椅……总之,景观里的一切物件都很迷你,小到你可以把整个院子捧在手上——岳晓亮按照1:25的比例,纯手工打造的微缩老院子景观“建筑面积”不过1平方米。

  院落小小,回忆深深。

  “这座老院落微缩景观,原型就是我二伯家的老宅院。”眼前的老院子随时能勾起岳晓亮温暖的儿时回忆,“小时候,我经常在二伯家跟堂哥堂姐们一起玩耍,那种幸福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而立之年的岳晓亮,从小在沙坡头区宣和镇宣和村长大,出生在父辈一代居住的宅院中,直到离开村子进城上学。“这座老院子承载着我们几代人共同的乡愁与记忆。”

  2021年夏天,村里很多旧房子都进行了原址翻新重建。“加之二伯病故,我更怀念小时候在二伯家和堂哥堂姐们一起玩耍长大的老院子了。”

  这种怀念,让岳晓亮萌生了复原制作二伯家老宅院微缩景观的念头。“我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给堂哥堂姐,也给自己留一点念想。”

  大学几年专业所学及实践经验在此时派上了用场。

  岳晓亮毕业于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毕业作品是一个咖啡厅微缩景观。毕业后的几年里,岳晓亮先后去了深圳、银川、西藏等地,在实践中提升绘画、文化创意设计等能力。

  “如果要追溯得更早一些,那就是在西藏时,去当地的文创产业园参观,看到了布达拉宫的微缩景观。当时很震撼,不经意间在心里种下了自己制作微缩景观的种子。”岳晓亮说。

  2022年7月,岳晓亮回到家乡中卫。得益于中卫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岳晓亮在中卫创业城租了一间店面,正式开设了自己的美梵艺术设计工作室。创业阶段,岳晓亮的主业是给学校、企业、乡村等进行墙体彩绘。

  不想下半年接连而至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岳晓亮的墙绘工作也只能暂停。“正好赋闲在家,就开始自己摸索着启动了复原二伯老宅院的微缩景观‘大工程’。”

  正式启动,却发现难度可不一般,制作所需远不像当年的毕业作品咖啡厅那般简单。“毕竟是过去的老院落,想高度还原,很多原材料就得想办法自己做。”

  过去条件有限,二伯家老院子的照片并不多。岳晓亮根据仅有的一些照片,依据自己和亲戚们的记忆,不断完善创作架构。先经过比例换算,进行精细绘图,然后根据院墙、屋顶、门窗、地面等每一处所需要的不同材质进行原料制作。高密度泡沫板、黏土、陶泥、浮雕料、腻子、石英砂、丙烯颜料……小小的老院落用了不下30种材料。历经17天“施工”,老院子终于落成了。

  “应该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心底都有一份深深的乡愁吧。”小小老宅院“落成”后,岳晓亮在社交平台上开通了账号。

  一座院落,一份深深眷恋的乡愁。二伯家的老院子微缩景观果然引来众多网友的共鸣。还有更细心的网友留言:再来一个燕子窝。

  “长大后才明白,平凡无奇的老家,藏着最惬意的生活,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岳晓亮说。

  “怀旧并非年长者的‘专属’,很多年轻人也在用各种方式缅怀着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岳晓亮的粉丝年龄跨度蛮大,从60后到00后都有。

  得到网友们的认可,岳晓亮坚定了继续制作微缩景观的创作之路。

  “我看了电视剧《山河锦绣》,剧情深深打动了我。”岳晓亮说,电影讲述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觉得他们的故事跟我家乡的发展历程很像。”岳晓亮遂根据电视剧里的场景,历时18天,对主角赵书和家的院落和屋内陈设进行了微景观还原制作。

  随后又陆续复原创作了中卫北长滩老院落、中宁粉丝家老院子、海原特色民居等微缩景观模型。“我想用微缩民居的技艺,再现儿时美好场景和时光,保留住乡愁最原始的记忆。”岳晓亮说。

  一处景观 捡拾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精雕细刻中记录社会变迁,细数光阴的故事。

  中卫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老建筑更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岳晓亮虽然是90后,但非常喜欢过去的历史人文建筑风格。在复原老院落景观的基础上,又衍生了复原中卫市老建筑的想法。“老中卫人的情感回忆也附着在过去的这些建筑物上。”

  中卫鼓楼西街346号——始建于1965年的中卫大河机床厂是中卫人记忆中的代表建筑之一。

  “最想复原的就是大河厂。时光匆匆,如今大门虽已斑驳、厂房废弃,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大河厂曾经的辉煌。”岳晓亮带着制作完成的大河厂微缩景观作品,在原址前拍摄了一段小视频。

  厂门上方“大河机床”四个红色的大字、手掌心大的铁门、厂门墙垛上颇有年代感的两盏壁灯……岳晓亮带着自己的童年记忆,用数十种材料,一笔一笔绘图、一点一点上漆、一刀一刀雕刻,并用“做旧”的方式为老建筑、老场景赋予岁月的痕迹之美,最终呈现了网友眼中“不是像,而是一模一样”的大河厂大门。

  “小时候在这里玩耍过,还进厂子里拍过照。”“小时候没少跟妈妈去厂里,暑假在妈妈工作的库房里写作业。斑驳的树荫,虫儿鸣叫,满墙的爬山虎,还有机床零件的味道,仿佛就在昨天。”“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大河厂,现在看到感触很深,谢谢你。”……身处天南地北的中卫人看到岳晓亮的作品后,纷纷捡拾起童年记忆。

  岳晓亮复原的是老中卫的建筑外观和生产场景,是属于几代中卫人的集体回忆,还原这一段旧时光,更多的还是它们所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印记和那种能代表中卫人民勤劳奋斗的精气神。

  “斑驳的老厂无声诉说着一代人的汗水与努力,我的作品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给予我的最大支持。”岳晓亮说,“我更想以这样的方式致敬老一辈工人的工匠精神和他们为此奉献的青春。”

  尽可能多地了解过去,成为岳晓亮制作微缩景观的“必修课”,除了走访老一辈人,与他们交流,探寻过往记忆,图书馆也是岳晓亮的常去之地,“《中卫县志》等各类书籍都是要查阅的历史资料。”

  “大河机床厂1965年由沈阳中捷友谊厂搬迁部分设备、人员至中卫,在原机修厂和造纸厂旧址上改建而成,次年投产。”“已向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机床1818台,出口创汇707万美元。”《中卫县志》中如是记载。

  一座建筑、一个工厂,也见证着中卫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历史,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断调整充实、改造扩建,中卫工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中卫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振兴经济的关键来抓,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卫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22年,中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一砖一瓦 珍藏岁月更迭的痕迹

  “我今年63岁,记得第一次进中卫县展览馆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从小爱好画画,经常在展览馆看展,还在这里上过素描课。”国家级古建彩绘非遗传承人陈进德,仔细端详着岳晓亮新近制作的中卫县展览馆微缩景观。

  岳晓亮在做展览馆微缩景观前也走访过包括陈进德在内的一些专家。“相当逼真。”陈进德评价,并已跟岳晓亮预约“下单”,“我想把中卫古建筑彩绘传承基地也做一个微缩景观,方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卫的古建筑彩绘。”陈进德说。

  随着老院落、老建筑微缩景观的“走红”,岳晓亮不时会收到网友们布置的“作业”:下次做个中卫鼓楼吧?能复原中卫电影院吗……

  岳晓亮备受鼓舞,更得到了中卫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石建武的支持。

  2022年8、9月,因新冠疫情被困家中,停不下画笔的岳晓亮琢磨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抗击疫情出把力。正好家里有之前捡的一些黄河石,灵感迸发,便彩绘了一批医护人员、志愿者等逆行者形象的“抗疫必胜”主题石头画。

  “既想向他们致敬,也是想通过文艺作品传递一份正能量。”岳晓亮的“中卫加油”石头画火速传遍微信朋友圈。中卫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负责人石建武看到后辗转联系到岳晓亮,希望将绘画功底扎实、有创意的晓亮吸纳到民间文艺家协会。

  尝试制作微缩景观后,协会在沙坡头水镇为岳晓亮提供了工作室。“我们想通过搭建更大的平台,为包括晓亮在内的民间手艺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手艺被更多人了解。”石建武说。

  去年以来,岳晓亮与协会艺术家们陆续参加了中卫博物馆联盟、社区展览等活动,微缩景观作品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除了业内人士的支持,岳晓亮还有一位“最强助手”——妻子王春。夫妻俩是小学校友,“她和她姐姐是双胞胎,所以全校同学都认识她俩。不过她不认识我。”直到大学毕业,俩人在参加一位同学的婚礼时正式相识,并在后来的交往中,收获了双向奔赴的爱情。

  理科生王春对岳晓亮从事的艺术类工作也越来越感兴趣。成家后,王春就成了岳晓亮创业的“最强贤内助”——每个微缩景观里,都有王春的精雕细琢。

  “她虽然不是艺术生,但她喜欢学,也有耐心。每个小物件都需要静下心来细致地制作,像这些小门小窗都是她一点点雕刻出来的。”“师父”晓亮对“学徒”王春给予高度评价。

  正是在这样的助力下,岳晓亮也越来越有信心。

  在石建武的指导下,岳晓亮正在申报文艺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他准备干个“系列工程”——计划对原中卫老县城主城区进行微缩景观场景复原创作。目前,中卫剧院、中卫文化宫等正在陆续复原创作中。

  “总想为家乡做些事。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宣传中卫的历史文化。”岳晓亮说,也期待更多有志于此的人加入进来,也不局限于中卫,“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陆续把我们宁夏各市的历史文化也以这样的方式展示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宁夏、爱上宁夏。”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